重要提醒:真招聘都不要缴费!兼职缴任何费用都是诈骗!
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沂水门户网 > 热点资讯 > 沂水资讯 >  沂水“刘南宅”祖坟风水宝地的传说

    沂水“刘南宅”祖坟风水宝地的传说

    时间:2023-09-16 16:24:24  编辑:admin  来源:沂水门户网  浏览:307次   【】【】【网站投稿

    “刘南宅”祖坟风水宝地的传说


    /attachment/editor/20230916/16948526470yfyv.jpg


    曾几何时,“刘南宅”刘家在沂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刘家在明清两代家族势力鼎盛,占有很多沂河两岸肥沃的土地。当地人以给刘家干活为荣,泥瓦匠人到宅内和泥抹墙,粘在身上的泥土舍不得洗掉,逢人便炫耀,这是“刘南宅”的泥,以此作为自己和“刘南宅”有往来证明,希望别人会因此而高看一眼。当然,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刘氏家族在当地有着极好的口碑。

    据《刘氏族谱》之《刘氏祖林搬迁记》载:刘氏祖林原址在沂城南,虎埠岭东,南湖庄园址。自迁沂始祖选作墓地后,历代先祖凡具有功名者多葬于此。是时林内坟茔累累,碑碣林立,有一座名牌坊,三座御赐龟驮碑,矗立于明堂前,林内苍松翠柏,肃穆森严,气势恢宏,实属沂水境内最著名之陵园。

    林,是家族性的公共墓地,因此,在乡间,林地都冠以姓氏来称呼,什么王家林、张家林、赵家林、李家林等等。林,是讲血统的,刘家林里绝不会埋姓张的男子,同样,张家林里也不会埋刘家的男子,这一点,还保留了氏族社会的遗风。但刘家林里会有其他姓的女子,这些女子绝对是嫁到刘家的媳妇。嫁到刘家的媳妇,不管在娘家姓什么,不管娘家有何等的荣耀,嫁过来全叫刘夫人或刘某某家里的。

    活人居住的地方,叫村庄,很少单姓聚居,多为杂姓子村,在北方尤其如此,反映了人类不断交往、融合的趋势。但并不是所有的家族成员死了,都能入林的。嫁出去的闺女不行,还没成家就死了的男孩子叫少亡,为大不孝,也不行;出家当了和尚、道士,作奸犯科被判了刑,过房给外姓或倒插门出去的本姓男子,死了也入不了祖林。

    这么看来,死后能进祖林,乃是一种政治待遇,它在一定程度起到了劝导、规范、约束、提醒家族男子的作用,教导他们立得住、站得直、行得正,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依附别人,好上光大门庭。老林里不长歪脖树,家族里不出不贤孙,这种规范也是正能量的东西。

    据刘氏家族第十八世、沂水县黄山铺镇东河北村退休教师刘庆顺介绍,刘家有一个传统,上坟从来不用筷子,全部用手来祭奠,笔者对此用意百思不得其解,刘庆顺老师解释说,先辈订此规矩的初衷是为了纪念老祖是放牛的,整天在野外生存,没法用筷子吃饭,应该是让后世子孙忆苦思甜。与此同时,刘家还有一个六月六上坟祭山神、祭祖的传统,一是为了纪念老祖刘志仁放牛劳苦出身,祈祷水草丰茂,风调雨顺;二是因为东河北村刘氏家族六世祖刘倓(字子静,号子山,廪监生,生于崇祯八年,卒康熙三十八年六月六日)的祭日就是六月六。

    随着沂城规模之扩大,2002年,刘氏祖林被列为沂水经济开发区规划开发范围,刘氏族人闻讯,遂派代表与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交涉,欲将祖林作为文化遗产,保留原址,恢复原貌。因当时全国上下缺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刘氏家族几经协商未获批准。尽管如此,刘氏族人还是顾全大局,牺牲小我,尊重县委、县政府之规划,配合搬迁。2004年,经协商,于苗家庄儒山西南坡新辟茔地,将祖林搬迁至此。刘氏家族这一高风亮节的做法,赢得了县领导的高度评价,同时也为开发区拆迁工作带了个好头,县里很快便在刘氏祖林原址处建设了两处大型居民社区——南湖庄园、胜利花园。

    问及祖坟的风水吉凶,有人不知,更有许多人不相信祖先的坟墓能荫庇后代,祖宗坟墓与后人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一直是被世人视为一个神奇的问题。



    关于“风水”这个名词,很长时期以来大家都不敢去碰,不敢去摸,不敢去讲。甚至很多人都认为风水就是迷信,风水是没有智慧的想法,是无稽之谈,是妖言惑众的邪说。事实上错了,不了解风水而说风水是迷信的人,才是真正的迷信。

    风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却是真真正正影响着人的气运。风水不光是存在于人的住宅之中,先人的阴宅也是有着风水讲究的。阴宅风水说:“死者下葬后,真气会与穴气结合形成生气,通过阴阳交流成的途径,在冥冥中有影响、左右在世亲人的气运。阴阳两气,呼出来就成为风,升上天就成为云彩,降落下来就成了雨,在地下流行的就成为生气。生气在地下流行,生发时就能养育万物。人是父精母血的结晶体,所以人也是阴阳两气的结晶体。每个活着的人都有阴阳两气,死后肉体消失,阴阳两气却没有消失。活着的人,气聚凝在骨,人死骨未灭,所以人死,气还活。所以下葬者,要找一个有生气的阴宅,让生气和不死的阴阳两气相结合来保护在世亲人”。 

    《葬经》对祖坟的作用作了精辟的论述:“葬者乘生气也。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祖先如何“乘生气”、“行地中”、“生万物”、“气感而应、鬼福及人”的运作过程。祖先对后人的影响即如“铜山西崩”而“灵钟东应”一般。《葬经》又进一步说:“盖生者。气之聚凝。结成者。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意思即所谓“生者”,实质是气的聚凝,而结成骨肉,“死者”是以散发骨气来庇护和福荫他们的后生。所以择穴葬地的风水好坏,直接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吉凶福祸。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阴阳形气法有云:“阴阳法于天地,形气法于万物。天人同声相应,人地同气相求”。不管怎么说,祖坟风水到底作用如何,目前是无法用现代“科技”来检测的,只能用历史实践来印证。历史名人都很讲究祖坟风水,或许他们已经受益匪浅,他们的功成名就即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历朝皇帝更是趋之若“乌”,往往从登基开始,便选地择穴,大兴土木,天下的大风水似乎都被这些帝陵占据了,以至他们的帝业往往能延续数百年之久。至于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也是如此,均择上风上水之阴宅占之。不过即使是平民百姓中,假如哪家出了个大状元、大官人、大财主,或哪家“人丁兴旺”,倘若注意一下他家的祖坟,一定也是顺而得水、聚而藏风的风水宝地。可见祖坟风水的好坏,无形中影响着子孙的前途、命运及传宗接代。不可不知,不可不服,不可不信。

    刘氏祖林在几百年间被沂水人誉为风水宝地,主要还是因为沂水刘氏家族在五百年间始终为沂蒙第一名门望族的缘故。据统计,刘氏家族先后有五人中进,六人中举,160多人考中秀才,训导、教谕、知县、州同、知州、同知、知府、道台、盐运使、巡抚等四十余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刘氏家族更是涌现出了四十多名革命烈士,有两人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南下干部十余位,从军者四十余位军官。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第一位埋进刘氏祖林的迁沂始祖刘堂,除了大儿子即沂水刘氏二世祖刘志仁外,在莒州冢头还有两个儿子,分别为次子刘悦、三子刘明,世称莒州冢头刘。这两支共出了一进士、四举人,五贡及其他生员148人(与进士、举人共153人)。其中四世刘璞,字尹孚,号柘山,生于隆庆二年,卒于天启七年七月二十六日,由拔贡登万历丁酉举人,任陕西西安府鄠县知县,五年有善政,行取擢江西道监察御史,巡视南城,疏论逆党(魏忠贤)八可诛,逆党恨甚,末即发,寻出按淮扬,又与前任巡按相恶,未及中途遂削职追夺,而逆党恨未已,复遣腹役潜来踪迹,欲行媒孽,以故愤郁而殁,壮烈帝即位 勅赠大中大夫,太仆寺少卿,在台九月疏二十上,载明史东林党并鄠县名宦传、郡乘事功传、莒乘名賢传,崇祀乡賢祠。八世刘成均,字君培,号安斋,生于康熙五十二年十月初六日,卒于乾隆三十年六月二十一日,乾隆甲子举人,拣选知县,原任广东石桥海甲场盐课大使,署惠州府同知,例封文林郎,勅封徵仕郎。九世刘元铭,字子箴,又字西亭,号贻山,生于乾隆六年四月二十七日,卒于嘉庆十三年七月十九日,乾隆乙酉拔贡,癸卯举人,拣选知县,嘉庆辛酉大挑二等,借补文登县训导加一级,例封徵仕郎,著有贻山诗稿。十一世刘树伦,字敘之,号星塘,生于道光十五年九月初七日,终于光绪八年五月初八日,咸丰壬子科举人,庚申恩科进士,户部湖广司主事,江南司员外郎,诰授中宪大夫。十二世刘俊三,字灼亭,号春严,生于道光十九年正月二十九日,卒于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五日,优廪生,光绪乙亥恩科副举人,即补直隶州州判,例授文林郎。

    /attachment/editor/20230916/1694852657qieu2.jpg


    如果说沂水刘氏家族的兴旺发达与始祖刘堂对后世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那么莒州刘氏后人受刘堂始祖的言传身教影响相对要小的多(长子刘志仁为解氏所生,次子刘悦、三子刘明为徐氏所生,嘉靖二十年(1541年),刘堂携长子迁沂后,长居沂,次、三留居莒之冢头村,是即南关刘与冢头刘各立门户之缘起也)。但是,莒州刘氏同样也是辉煌之至,这里很明显就有一个阴宅风水学的问题了,科学理性的解释是因为刘堂始祖的阴宅风水为上上风水,所以三支刘氏后人均人文蔚起,人才辈出。

    关于刘氏祖林风水宝地的选址来历,有一段广为流传的传说。

    据说,跟随父亲刘堂初来到沂水城的刘氏二世祖刘志仁,生性纯善,乐于助人。开始时,替地主家做苦力,放牧牛羊。妻子杜氏在家中织纺和做豆腐,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勉强度日。

    那时的沂河两岸,水草肥美,大树参天,草高林密,枝繁叶茂。刘志仁每天都要赶着牛羊来到沂河岸边放养。牛羊们在草地上悠闲自得吃草咀嚼,他却以地当床,一个人躺在茅草铺就的床垫上,嘴里衔一根狗尾巴草,翘着二郎腿,两眼注视着深邃蔚蓝的天空,细数着从头上飞过的鸟儿和一块块洁白如棉絮状的云朵。谛听远处河水潺潺,鸟鸣啾啾,好不快活。

    那是一个夏天的午后,如火的骄阳炙烤着大地,他吃过随身携带的饭团,靠着一棵大树打了个盹,顺河的微风吹过来,送来些许的清凉,还夹杂着一股淡淡鱼腥味的水草的清香。

    “呜呼呀!呜呼呀!”一阵阵惊呼声从身后的茅草地深处传来。正在甜蜜睡梦中的他,被一下子惊醒了。

    “什么声音,怎么回事?”他自言自语,揉了揉眼睛,茫然四顾。

    循着声音,刘志仁小心翼翼地爬行至草地深处,来到发出声音的附近,透过茅草的缝隙,他看到一高一矮两个南边来的人站在不远处,脚下的茅草被踩倒了一片,正在叽哩哇啦的说着些什么。

    只见其中的那个矮个子,一会站起来远眺沂河,一会儿又趴在地上用眼睛扫描,伸出手扒开脚下的泥土,然后又激动的跳起来,对着身边的高个子大喊:“不得了啦,这可是一块真正的风水宝地,一旦用上之后,其后辈子孙,高官得坐,骏马任骑,财富数不尽,绵延几十代。”然后不停的挥舞着双手,“呜呼呀,不得了,真的不得了”,一蹦一跳地在原地转圈圈。

    旁边的高个子鄙夷地看着矮个子男人,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的兴奋,神态恬淡且不屑的说道:“没有你说的那样好吧,我没有感觉到有那么强烈,一般吧。”他用手挡了一下飞到眼前的蚊虫,接着说:“所谓‘前有照,后有靠’,既不背山,也不面水,更无红色土质作墓土,所谓的风水从何而来?你夸大了。”

    矮个子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大个子说的话,依然在草地上踱着步侃侃而谈。他扯了一下大个子的衣袖,用手指着不远处的沂河,激动地说道:“水的流动可以带来活力和财富,但如果水流过于湍急或直冲而下,就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这块宝地‘脉气’的源头就在这条河的河底。你看这条河发源于向北之远处的崇山峻岭,冲破层层阻隔喷涌而出,穿越沟壑,漫过草地,一路浩浩荡荡来到这里,在前面土地庙的下面冲刷出一道湾,而后又掉头南下,你看这一段河面像不像一柄如意,这块风水的妙处正在这里。”

    高个子男人在他的引领下似乎也看出一些端倪,说话的语气比刚才柔和了许多,听着矮个子的话,一对单眼皮后面包裹的一双小眼珠,滴溜溜地乱转。“要真是这样,我们不妨想法将其毁掉。既然不能为我们所用,也不能让别人家利用了。”高个子男人阴沉着脸恨恨地说道。

    “你这想法办起来谈何容易呀!”矮个子非常理解而又十分无奈地看着高个子,颓然的说:“风水的源头在河底,只要这条河水不干涸,河底的砂砾就流不尽,那么,这块地的风水就永远破不掉。”



    此时,高个子男人又怀疑地说道:“风水的源头在河底是不假,不过,脉气未必从底下流经此地。我还是认为,这块地并非和你说的那么玄妙。我真没看出来,它好在哪里。”

    矮个子抬头望望高个子那张阴晴不定的脸,又低头看看脚下这块茅草丛生的土地,用手捻了一把黄土,略微想了一下,对高个子说:“不如我们两个打赌,你看怎么样?”

    高个子疑惑地看着矮个子说:“怎么赌,赌什么?”

    矮个子说:“我赌这是一块风水宝地。我在咱们脚下这一小块草地上面,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楔入四个枣木橛,下面埋进四颗鸡蛋,如果这里风水好,那么明天早上卯时,必定会孵出小鸡。小鸡会一直围着木橛转圈圈,而不会离开。果真如此,你要承担我这次北方之行全部食宿费用,反之,你的费用由我负担,怎么样?”

    矮个子说完,眯起眼睛微笑着看着高个子。

    “好啊,你输定了。”高个子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自信满满的对矮个子说道。

    于是,矮个子从褡裢里拿出一个罗盘,然后定准方位,从口袋里掏出早已备好的枣木橛子,毫不费力地插进泥土里,然后小心翼翼的掏出四颗鸡蛋,对着太阳仔细的观察后,然后扒开木橛内侧的沙土埋了进去,站起身来,拍拍手上的泥土,和高个子的手掌碰了一下,两个人会意的一笑,离开了这块茅草地。

    这回躲在一旁的刘志仁终于弄明白了,原来这两个人是风水先生,本以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情,却被躲在隐蔽草丛里的他,从头到尾看了个完完全全、彻彻底底。他们两个所说的话都被他一字不落地记在心里。

    看着太阳已偏西,河面波光粼粼,反射过来的光芒照在脸上,刺的人睁不开眼。他提前赶着牛羊群回到圈里。

    吃过晚饭,他问媳妇杜氏家里有没有鸡蛋,媳妇问他要鸡蛋做什么用,他没有回答,只是说要四个鸡蛋就够了。媳妇见他不愿意说,也就没再追问,从炕脚的一个米筐子里数出四个鸡蛋递给男人,并叮嘱一定要放好,千万别碰着磕着。看着孩子们都睡了,两口子轮流着磨豆子,直到夜色已变得十分厚重了才睡去。

    心里有事,睡觉自然就不怎么踏实。天刚蒙蒙亮,刘志仁就悄悄起床,怀揣着四个生鸡蛋,一路小跑的来到头天下午那两个人比划说话的那块茅草地。走进草地,找到茅草倒伏的地方,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四只小鸡正围着地上的四个枣木橛转圈觅食。

    “果真是块风水宝地。”他心里想着,连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四个鸡蛋放在地上,先将四只小鸡,小心地揣进怀里。然后,按照昨天看到的情形,将四只鸡蛋重新埋进相应位置。一切恢复如初,正待离开,就听到不远处传来南边口音的说话声。

    慌忙中,他赶忙躲在茅草深处,屏住呼吸,生怕被他们发现。

    就听到“这是块风水极好的地方,一定会孵出小鸡,这回你是输定了,等着拿钱吧。”

    “我看不见得,谁输谁赢还不一定。”

    一路上,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相让。

    来到昨天布置的现场,矮个子被惊呆了,高个子则开心地大笑了起来,兴奋地对矮个子说:“你输了,这回你得兑现赌约啊。”

    矮个子看着眼前的场景,垂着头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唉……不可能呀,难道是我看走了眼。”

    高个子安慰矮个子同伴,说道:“我早就说这块地风水很平常,你还坚持己见,这不真应验了。说明你的道行还浅,还得继续修炼。不要紧的,关老爷还有走麦城的时候来,别往心里去。”说这话时还用手拍了拍矮个子的后背。

    刘志仁静静地看着越走越远的这两个人,收拾好地上的物品悻悻的离开后,他才放心的回到家里。就像做了亏心事一样,他小心翼翼地将四只小鸡交给媳妇,只说是在路上捡的。

    刘志仁为人敦厚朴实,勤劳能干,深得东家赏识,好几次,东家诚心实意打算赏他点什么,他总是推辞不受,东家就越发的看重他。

    几年后,他的父亲刘堂老了,他和家里其他的两个兄弟商量,打算在沂水城买一块墓地,作为父母百年之后的吉地。于是,他和东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东家满口答应,告诉他,看中了哪个地方,都会应允。

    当东家听说,他想用沂河东岸那块茅草荒地时,感到大惑不解。

    东家对他说,那块地是块荒地,既不能耕,又不能种,希望他要一块能耕种的好地。他真诚地对东家说:“正是因为不能耕也不能种,我才打算在当中要一块作为父母百年之后的福地,不想因为自己的一点小事情,去占用东家的好田。”

    东家也被他的真诚感动了,非常慷慨的应允,并答应把那二十亩的茅草荒地全部送给志仁,一分钱也不要。可他仍然坚辞不受,直到东家生气发火,他才答应下来。

    刘志仁感激的对东家说:“非常感谢东家的馈赠,考虑到以后一些不确定的情形,恳请东家作一份有关茅草地的赠与文书,请中间人、东家和自己在文书上签字画押。”

    东家不在意此事,认为多此一举,尽管如此,面对刘志仁真诚的眼神,还是欣然答应了他的请求。

    刘志仁的父母百年之后,葬入这块茅草地。再后来,他自己也葬在那里。此后,他的孩子们,读书求学的,四书五经一学就会,经史子集一点就通。家里卖豆腐、贩布生意日渐兴隆。

    东家的后人此时方悟那片毛草荒原来是风水宝地啊。要反悔,可刘志仁的后人把文书拿来,东家后人打开文书一看,傻眼了。那执笔的中间人是个别字大王吧?上面写着“一湖酒,一河鹅,换茅草荒一片。”原意是说刘志仁用一壶酒、一只鹅招待东家时的费用,却被中间人别字加入文书中了。这谁能回购得起啊,只好认栽了。



    顺治二年,从南方来了一位风水先生,姓金,据说是位道行颇深的大师。行至沂水地界,夜晚,他隔老远就看到沂河边上有一处风水宝地,在暗夜里,宝地发出一道道金光,直冲文曲星。及至天明,老金一路小跑跑到那块宝地上查看,看到眼前的情景,禁不住蔚然长叹——自己白忙活了!为何?原来,这块宝地早就已经被人占用,上面已经建起了坟墓。老金在叹息中,又围着坟墓仔细端详、勘测,发现此坟的后代能出十多位举人、进士。

    实践证明,刘氏祖林的选址确实选的好,刘氏先人的神灵在此安息,子孙繁荣昌盛。同时刘氏先祖有言:“厚养薄葬”,这也是对后世孝敬父母、勤俭持家的重要训导。

    在古代,“齐家”是与“修身”同等重要的事。二世祖刘志仁有言:“和睦勤俭者家必隆,乖戾骄奢者家必败”,家庭成员和睦共处与勤俭持家是刘氏家族“齐家”的重要标准,在《刘氏家训》中,有关这一部分的论述不无经验之谈、肺腑之言。

    家庭中只有营造出和睦的氛围,家庭成员共同团结在一起,才能将繁琐的家庭事务处理好。刘志仁认为,“睦亲”,就是要处理好夫妻、父子、兄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明末清初的朱伯庐在《朱子家训》中说:“家门和顺,虽餮飨不济,亦有余欢”,即使家中经济条件不够,但如果家庭和睦,有困难大家一起克服,宽容互助,家庭生活依然是温馨与令人愉悦的。

    至于勤俭持家的论述,《刘氏家训》当中更是比比皆是,三世祖刘励更是多次谈到如何让经常与金钱打交道的家人理解“勤俭持家”的重要性。当刘氏子弟成长到一定年龄,家长如果觉得他适合经商,就应该安排他去店铺里实习,但最好不要安排他先去大店。因为“大店本钞大、生意大、气概(格局)大、眼眶大,穿的是绸缎,吃的是美味,将上等排场逐日看在眼里,则渐习渐染,嘴馋身懒,岂不误却终身?”大店的繁华让孩子在尚未学会技能之前,就先销蚀了意志,应该把他先送到艰苦的小店去接受锻炼:“论穿不过布衣,论吃不过淡饭,银子细算,分文毫厘,不肯费用,只讲勤俭,不务奢华。寻常日用所需,犹如居家一样,况且烧锅煮饭,上门下门(板),诸般粗活,都要他做。他既受过这般苦楚,见过这等行为,就晓得银钞来于难处,而亦知当家过日。”待子弟在小店里明白了当家度日需勤俭的道理,再把他送回大店:“从前受过磨砺,到此时毕竟超群”。刘氏家族从漫长历史中早已总结出经验,和顺勤俭实为治家之本、齐家之法。



    刘志仁的长子刘勖开蒙虽晚,读书学习如饥似渴。在学堂里,先生问其在家碗里吃的什么饭,盘子里面什么菜时,他恭敬谦卑的回答先生,俺碗里吃的是大米干饭,盘里盛的是夜雀肉。先生对此将信将疑。一日,先生轮到他家吃饭,他们为先生准备了白面馍、小炒肉,一壶酒,伺候先生吃饭后,自己一家人才聚集到小锅屋里吃饭。

    看到他们一家人都离开后,先生心里盘算着,我到底看看这家人吃的是什么样的大米饭和夜雀肉。于是,放下手中的筷子,来到锅屋外,目光越过挡在门口的半门,先生看到,他们每个人碗里盛的是形似米饭的豆腐渣,盘子里面是萝卜条子炒豆腐渣。好一个“大米干饭、夜雀肉”。先生什么话也没有说,一个人默默地退了回去。从此,免除了其兄弟三人读书的费用和吃派饭的事情。

    刘志仁共有三子,长子刘勖,吏员考授江南海州新坝盐场大使,敕授将仕郎,宅院在许家湖镇邱村;三子刘勋,为礼部寿官,宅院在铜井镇红峪庄;二儿子刘励,万历戊子科副榜任寿张训导、河北邱县教谕等职,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其孙刘应宾万历年间进士及第,后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通政使司通政使、安徽巡抚。

    相传,其孙刘应宾到北京参加会试期间,夜晚出恭如厕,手里提的灯无处可放,正待寻找放置灯的地方时,发现身边立有一黑影,随手把灯笼放在上面。及至取灯时才发现,那蹲着的黑影原是一个瞪着大眼睛的小鬼。应宾随取笑道:“你这个鬼好大眼来。”小鬼答道:“比不上天官老爷好大胆。”

    刘家发达以后,不忘祖上曾经卖豆腐的根本,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以后,刘家都在大门口支下摊子为家庭贫苦的人家舍豆腐。新出锅的豆腐轧成大块见方,供人随便取用,直至年除夕,形成惯例。而且刘氏家族后人在祭祖、祭山神、上坟、祠堂祭祀时,豆腐是必不可少的,很明显,这是让刘氏后人永远不忘祖上劳苦出身,珍惜现在幸福生活,努力开创家族新辉煌。

    《青州府志》上有一段对刘氏家族的描述,说:“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圣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廉行。沂水刘氏家族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刘氏家族后人,每一个人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敬长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社会大众的榜样,这是教育所成就的,祖宗所期望的。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的自信,文化的目的是以正能量的文化形式起到变化人气质的作用,使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中华优秀文化有着自己明确的、独特价值观体系,其突出特点是责任优先、义务优先、群体优先、和谐优先。中华文化的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一切传统道德规范、道德感情、道德原则、道德美德的基础,是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基因。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有其永久的价值。传习和继承优秀家族美德,对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历史上,家庭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场所,家风家训是中华文化价值观传承实践的重要方面,传统的家风、家规、家训及其富含的传统美德,在今天这个时代依然有其独特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深刻认识和努力传承“刘南宅”优秀家族文化,是我们加强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沂河飞鱼刘宇,《一个美丽的传说:风水宝地》,2022.4.13;

    2.《刘氏族谱》,民国三年重修版;

    3.刘宝吉,《消失的迷宫:刘南宅传说中的神话与历史》;《民俗研究》,2016.5.

    4.张九仪,《阴阳宅大全》,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

    5.杨筠松,唐,《青囊奥语——阴宅风水第一书》

    6.张希周,《历史上的刘南宅》,《沂水史志》,2020.10;

    7.中华文化促进会,《古代家训中的丰富内涵》,2023.7.14;

    8.闻道道人李觉修,《为什么说祖坟风水与后人息息相关?》,大一道,2023.8.23.



    《刘南宅家族文化与传说探赜》一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文化旅游厅、沂水县委、沂水县政协领导的大力支持,刘氏家族十五世刘立志、刘立同,十六世刘明业、刘长业、刘志业,十七世刘兆均、刘兆伟,十八世刘庆顺、刘庆山、刘洋、刘樱雪等提供相关考证和资料。特别是刘庆山先生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提供校对、查证资料经常到凌晨一两点。通过学习“刘南宅”家族文化,切身感受到刘氏后人朴实无华、重情重义的高贵品格,在此向刘氏先祖、刘氏革命烈士、刘氏后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也要以历史史实为基础,我们的“刘南宅”家族文化研究原则,是未经刘氏家族宗亲理事会初审的稿子绝不会发布,因为得到刘氏家族宗亲的支持是从事“刘南宅”家族文化研究与宣传的前提。